首页 10月8日

1992年10月8日 维利·勃兰特逝世
 
  1992年10月8日,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78岁。
  勃兰特1913年12月18日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吕贝克。他是一位19岁售货员的私生子,因而他只能姓母亲的姓,取名为赫伯特·弗拉姆。后来母亲嫁人,小赫伯特就同外祖父相依为命。他的外祖父路德维希·弗拉姆是位坚定的社会民主党人,小赫伯特经常听他讲社会民主党斗争的故事以及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这一切在小赫伯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种子。
  赫伯特16岁加入社会民主党。1931年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并出任该党吕贝克党组织主席。希特勒上台后,残害一切进步人士,他被迫转入地下工作。为了免遭逮捕,他改用维利·勃兰特的名字(这一名字一直沿用到他逝世),乘坐游艇偷渡到丹麦,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
  很快他又从丹麦转到了挪威,在异国他乡坚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马德里保卫战中采访报道。1940年德国入侵挪威,勃兰特又辗转逃亡到瑞典并入了瑞典籍。在瑞典,他成了一名记者,积极报道了德国对挪威的入侵。
  1957年10月3日,勃兰特恢复德国国籍后被选为西柏林市市长。他以自己杰出的才干和出色的政绩赢得了众多的赞誉,被人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市长”。1958年勃兰特当选西柏林社会民主党主席。
  1966年12月,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外交部长。1969年大选后,勃兰特一举登上总理宝座。
  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此后他又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先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
  1971年,勃兰特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同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他评为“1971年新闻人物”。勃兰特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勃兰特踌躇满志的时候,1974年他因助手泄密案件被迫辞职,结束了他的政坛生涯。
  辞职后的勃兰特并没有销声匿迹,仍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先后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1976年他又被选为社会党国际主席。他上任后对社会党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会党国际章程。为社会党国际规定了三大新任务:为争取缓和与裁军而斗争,为在南北关系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斗争,以及为人权而斗争。勃兰特还经常以社会党主席和社会党国际主席的身份访问世界各国,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舆论称他为一位“和平使者”。
 
【返回】
18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