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9月30日 关贸总协定召开特别会议 | | | |
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8年,其宗旨主要是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消除关税壁垒和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到1985年,关贸总协定共主持过7次多边贸易谈判。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非关税壁垒为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正常发展。1985年9月30日,关贸总协定召开缔约国特别会议,会议商定举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缔约国部长级大会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大会正式拉开了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序幕。人们称这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乌拉圭回合”谈判。 “乌拉圭回合”是关贸总协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多边贸易谈判,先后共有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轮谈判。谈判内容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总协定条款、保障条款、多边贸易谈判协议和安排、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争端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总协定的体制作用和服务贸易等15个议题。其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服务贸易等三个议题是以前从未涉及过的三个新领域,也是这一轮谈判的重大特点。 乌拉圭回合谈判原计划进行4年,应于1990年12月结束,但由于欧美在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航空制造业补贴、视听产品贸易等问题上的尖锐分歧,使谈判一次次地拖延,有时甚至到了破裂的边缘。1993年12月15日,历经7年多风风雨雨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终于达成最后协议。 长达450页的最后协议不仅对加强国际贸易的管理和处理贸易纠纷作出了详尽的规定,而且首次将服务贸易纳入了一项总协议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做了全面的规定。纺织品和农产品的贸易也将根据此项协议得到进一步的开放和改革。总之,这个协议的产生,对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和规范化,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将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世界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成功并达成协议,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协议缔约各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惠。据测算,10年后,到2005年,协议全部条款得到实施后,世界各国每年将从自由贸易中获利2300亿到2700亿美元。
| | 【返回】 |
|